光谱是电磁辐射的波长和强度分布的记录,有时只是波长的记录。光谱的重要性在于它与原子,分子结构的密切,历来是研究原子,分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。在激光器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,光谱研究也起着重要作用。如今,把光栅光谱仪和计算机结合起来,可以说是常规光谱实验技术的一种新发展。

1、色散:色散决定其分开波长的能力。光谱仪的倒线色散可计算得到:沿单色仪的焦平面改变距离χ引起波长λ的变化,即:Δλ/Δχ=dcosβ/mF
这里d、β、F分别是光栅刻槽的间距、衍射角和系统的有效焦距,m为衍射级次。由方程可见,倒线色散不是常数,它随波长变化。在所用波长范围内,变化可能超过2倍。根据国家标准,在本样本中,用1200l/mm光栅色散的中间值(典型的为435.8nm)时的倒线色散。
2、波长精度:波长精度是光谱仪确定波长的刻度等级,单位为nm。通常,波长精度随波长变化。
3、波长重复性:波长重复性是光谱仪返回原波长的能力,这体现了波长驱动机械和整个仪器的稳定性。
4、波长准确度:波长准确度是光谱仪设定波长与实际波长的差值,每台单色仪都要在很多波长检查波长准确度。
5、分辨率:光栅单色仪的分辨率R是分开两条临近谱线能力的度量,根据罗兰判据为:R=λ/Δλ
光栅光谱仪中有实际意义的定义是测量单个谱线的半高宽(FWHM)。实际上,分辨率依赖于光栅的分辨本领、系统的有效焦长、设定的狭缝宽度、系统的光学像差以及其它参数。R∝ M·F/W,M-光栅线数 F-谱仪焦距 W-狭缝宽度。